過分寵愛兒女 時代通病/卓以定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July 08, 2012 06:23
「過份嬌寵兒女」(Over-indulged Children-A Parents Guide to Mentoring by Dr. James A Fogerty)封面。
巧遇老友麗莎,兩人互相問好之後,我請麗莎吃有名的熱三明治Panini。麗莎是一個很中國化的洋人,年輕時與先生在中國和香港工作多年。回美之後,她跟著國畫大師學了幾年的水墨國畫。兒女離家,她就和附近著名大學聯繫,自住的大房子有個獨門小單位,麗莎就長期讓給她資助的中國女留學生免費居住。尤其先生去世之後,她覺得有個年輕女伴在家作伴,是雙方互惠。
等到研究生畢業或是他遷,就自然有另一位新的留學生來接著住。麗莎個性隨和,身心健康,又十分明瞭中國文化,還會說幾句普通話。隨著中國的經濟繁榮,她也曾經受邀到中國及這些曾經同住的女學生家,有了更進一步的情誼。於是她家總有著不同的室友和活動。這樣子的安排已經多年,她也對中華文化有著更深刻體會。過去我聽到的都是她急於和我分享的正面訊息,華人的學生是多麼聰明上進等等。
我們互問近況。麗莎說,最近這三、五年,她先後來了兩位新的中國留學生,但和過去的孩子不大一樣,過去孩子能拚好強沒有了,換之而來的是享受和龜縮不前;他們穿著洋化,一個比一個受寵,令她感觸甚深。
麗莎說了甲和乙的故事。甲和乙都二十剛出頭,父母都是中國的新中產以上家庭中的獨生女。兩人英文都說得不錯。甲是她碰過的頭一個出身非常闊氣、一丁點家事都不會幹的女孩,英文會說,但不能全聽懂,所以上課適應性很差。麗莎說她很意外地是,甲還有些行為偏差,表現幼稚。我問是那一類的偏差和幼稚?
她說,甲交的同校中國男友,兩人常常為了一點小事就暴躁,衝動地大叫。除此之外,有時和她父母講電話也會大發雷霆,態度很差,還會邊哭邊告訴她,說父母不瞭解她,不懂她,也不夠愛她,後來書沒有念完,就跟著男友搬離了。
現在來的乙就更令人擔心。乙長得十分可愛,可是除了上課,就窩在家裡,不大喜歡出去交新朋友。有時麗莎會主動去找乙聊聊,她小小年紀卻充滿煩惱,她說高考沒有考到理想的志願,現在讀書一定要讀得更好,自覺是個失敗的人。她說父母要她來美國就是希望她可以好好享受幾年人生,但她覺得讀書如此辛苦,一點都不敢想自己的將來,她的表現出奇緊張和迷失。平常的中國研究生都會有些課外活動,除了上課讀書,她每天晚上和父母視頻談話,不然就是待在屋裡不知道做什麼。看樣子一定很快就會回中國的家。
麗莎給她作些美國食物,她都會吃完,但從不知道要把盤碗清洗,也不會問有什麼事需要幫忙。麗莎說很擔心這個女孩,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對於未來的人生也沒有嚮往,這怎麼得了?麗莎說這是她家頭次有個類似憂鬱症的年輕女學生,她問我,暑假這學生的父母會來美國遊玩,可否建議他們一家去看心理醫生?
麗莎說的兩個女孩,令我想到最近剛剛看了一位老病人丙,丙的先生和丙因為家中曾經住有太多投靠親戚引起衝突,而來診所解決婚姻不必要的紛爭,兩人先後退休。丙進來時,我幾乎認不出她。她剛剛失去重病的老伴,又戰勝乳癌,體重掉了很多。她說這些年,她和先生省吃節用,留有眾多不動產。去年在老伴走後,自己又發現了乳癌,這會兒才剛痊癒。她說深刻體會人生無常,現在準備重新將遺囑再做一次財產轉移(estate planning)。因為兩個兒子都已成家,她想將所有的不動產通通規畫給年輕的一代,沒有想到兩個兒子、媳婦不合作,請他們去律師樓簽名,如同邀「諸葛亮」一般困難,一而再再而三地改變時間。
兩家終於到了律師樓,態度更是令人傷心。兩家都說他們對於外國的不動產沒有太多興趣,彼此推三阻四,都說現在工作太忙有著太多壓力,加上又有幼小孩子,不可能有精力去太平洋的另一端,更何況將來不論是買賣或是轉移都得請那邊的專家負責。還說請母親如果體貼他們,千萬早早賣掉,將錢分給他們就好,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出國。不只沒有感謝,口氣就是感覺父母給他們過多壓力而已。那種態度,不只令丙失望,也讓她覺得她和老公省吃儉用,沒有及早享受人生,真是走錯了人生的方向!
甲、乙和丙的案例,到底是什麼地方出錯了?我們常說的是這一代的父母太過嬌寵兒女了,兒女長大了,總放不下心,心思總到處跟著兒女,兒女大到早已可以獨立,依然不肯放手,總希望可以幫上兒女忙,讓自己的孩子得到特別的照顧,就是所謂「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以致他們兒女從小到大,要什麼有什麼,身上有著父母濃濃的愛,受著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因為我們的家庭環境都比上一代的富裕,又加上大家生育率降低,都選擇少生,所有對孩子的愛都集寵於一身,他們就是「過寵的兒女」(overindulged children)。從東方到西方,到處皆是。
這些過分寵愛的兒女有著特別的個性。他們本性善良,不知人間疾苦,當然也沒經過苦楚和傷害。他們外表成熟,內心敏感,抗壓性非常低,感情成熟遲緩,不管年齡多大還是想法如小孩。對大部分的事情都普遍沒反應,他們渴望被注意,但又沒有面對群眾的信心和衝勁。他們一般都缺乏責任感,生活沒有自理能力,也沒有過多的好奇心和慾望。他們不珍惜輕易得到的東西,有些也不喜歡學習新的知識,也不嚮往長大。一點都不怕悶,只怕辛苦,有些更號稱喜歡玩,但沒社交能力,只在臉書上有很多朋友。
所以這種過寵兒女,也被稱為「茶杯孩子」,因為他們不夠沉穩,稍有不如意,就不幹了。說翻臉就翻臉,就像茶杯一般,有一點裂縫,就完全無法用了。因為不夠完美就前功盡棄,可以為一點小事就好似一切全毀了。唯有父母和子女都能正視原因所在,才能改變他們。因為只有父母知道過分的溺愛和呵護,只會造成兒女成了溫室的花朵,反倒害了他們不能承受挫折,甚至影響自我形象,社交能力停滯不前。
這樣喜歡寵愛兒女的父母,在診所我是不常看到或聽到的,除非是發生了問題。
李太太六十多歲,來診所臉上充滿著憂慮,說著就哭了出來。她說她和先生與已婚女兒家住在同一社區,她最近實在很想搬走,因為女兒一家實在太過分寵慣孩子了。咦,怎麼會有祖母覺得女兒寵壞自己的孫兒女的?以下就是她的故事…
女兒和女婿很會賺錢,兩人的薪水年年超過六位數字,最近從海外的公司調了回來,住在李家附近的社區的大房子。李太太原本十分興奮,可以和孫兒女經常見面,夢想著可以帶他們去中文學校,可以帶他們去接觸更多的華夏文化等等。可是沒有想到的是一旦和他們住近了,才發現女兒管教子女十分偏差。
女兒夫婦每年都給才上小學的兒女,換最新的iPad、iPhone,說是這樣子不只可以隨時知道他們的安全,又可以給予他們最先進的電腦知識。夫婦兩人買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大房子,但是從不作飯,天天在外邊吃,還會在餐館喝酒,或是叫外賣,花錢無度。女兒每兩個月就會想帶著兒女出城遊玩,譬如開學前去迪士尼樂園,上兩個月全家去賭城,現在剛放暑假,已經準備去坐郵輪出遊。
李先生和太太盡量不批評他們,但是有時實在暗暗地焦慮。最近女兒出城出差,請李太太在兒女上下學時,照顧一下她的家,女婿晚上下班回家陪兒女睡覺,她就可以回家休息。這本來是義不容辭的,她的能力可以做到。她無意走進女兒的電腦書房,桌子東西實在太為潦亂,她就順手收收。沒有想到掉在地上的是他們銀行存摺。兩個40多歲的,每年賺有二、三十萬,存款不到一萬!
旁邊就是他們信用卡的帳單,都是分期付款,沒有一張信用卡是付清的,兩人每個月除了付帳,還得付兩三位數字罰款利息,原來兩人迄今都還是卡奴。李那天晚上回家和老伴討論女兒的生活方式和花錢無度,到底是誰的教育會走到如此地步?兩老一生省吃節用從未負債,他們子女卻是負債纍纍,兩人為此互怪,大吵了一架!
結果決定在第二個周末請他們一家四口去吃飯,選擇正式的墨西哥高級餐廳。和他們提起健康衛生的飲食習慣,量入為出的生活才是真正無憂,可以慢慢地寵兒女,而不是一味地供給,這樣子實在是讓兒女長大減少了多少享受和快樂,而且也不會量入為出的生活。還沒有提到他們的卡債和存款時,女兒已經開始提高聲音說,她覺得自己是比較優秀的母親,說童年時父母處處摳門,吃超級市場的便宜菜,買給她的衣物都是清倉貨,害她從小自卑,全是痛苦的回憶。她就因此發誓,絕對不要讓兒女有過她如此悲慘的童年…。
李太太說到這裡,沒有掉淚,卻是氣得全身發抖,臉色蒼白…我同情地拍著她手,她說:「這幾天眼淚都流光了,如果我們教育如此失敗,那麼為何比她大的哥哥和妻子就不是如此呢?」
於是我解釋「過分嬌寵兒女」的父母,一般都是有感於此,才會捨得大事揮霍的。這就是「過分嬌寵兒女」那本書(Over-indulged Children-A Parent』s Guide to Mentoring by Dr. James A Fogerty)中提到的,這些父母真是以為他們在修正上一代的錯誤。(Overindulgent parents believe their parents raised them improperly. It is the longing of overindulgent parents to correct their own parents』 mistake, by becoming perfect parents!) 所以這些父母努力試著無條件地愛著兒女,做他們認為的完美父母。試想上面所提的甲、乙、丙三個案例的父母不是都如此嗎?
但是其實當這些被寵得過分的兒女長大了後,他們只有在有物質需要時,才會想到父母。或者需要幫忙時,才會想回家。過分寵慣的父母不可能是兒女的好朋友。只有從小就可以成功由「良師」變成「益友」的父母才能在兒女長大之後,才會成為他們的朋友。因為這種父母從小就替兒女建立一個有結構,有目標的生活,教會他們任何事情都得擔負後果。從小就愛他們,但也同時教會他們如何去實踐工作的真諦。
其實我常看到最會教育的父母往往是剛來的新移民和清寒的家庭,有些失怙的家中,可以教育出獨立,早熟又懂事的青少年。因為他們在美努力打工或是兢業的父母往往就是在兒女成長時,只是初擔任「良師」,後擔任「益友」的父母。他們往往就是讓兒女成長時,真正體會兒女的特殊才能,學習極限。我今年在清寒獎學金面試一位高中前五名的拉丁裔的男孩J,他將去上德州最好的州立大學。
J家中十分貧窮,他的父母從厄瓜多爾來的新移民。父親原本是替人打工的建築工人,母親除了照顧自己一大家人,也看護鄰居的嬰兒。他們一大家子都住在三間臥室的公寓。J功課特別好,總想著替父母多賺點錢,初小時他總是在龐大的公寓去撿丟棄的飲料罐去附近環保中心換零錢。
後來上了中學之後才知道,所有鋁和鐵都能換錢就是因為可以重新製造新的東西和產品。於是他和父親商量,全家共同省下錢,買了一部二手的拖拉車trailer,可以放在父親的卡車後面拖拉重物。接著他們開始物色公寓周遭剩下的舊車,J就會去問這鄰居,一部沒人要的爛車,多少錢?
一般的鄰居都會說一、兩百元就好,於是J省吃節用,買回來的舊車和父親研究修理。父親原本在厄國是學機械的,在旁指引,加上J又聰明,有的車子換了零件就又可開了。他們轉手就可賣到600到1000以上。如果實在修不好,他們父子就用自家的卡車拖拉舊車,到專門收回舊車的環保中心,也可以換到三、四百元美金。
父子兩的合作,比過去建築工人多賺了好多,父親肯定了他的才華,並且鼓勵他發揚光大,兩人有了固定收入。今年秋天,J將去德州大學專攻機械工程系,並且拿到四年獎學金。他的父親也因為他兒子的點子,開始成立了自己的拖拉車公司,全家正在今夏找他們生平第一個自己的房子。
上面的這個案例就是一位很明顯地由「良師」轉型成「益友」型的父母,而不是「過分嬌寵」的父母。父母會為了兒女的特別才能,用不同的方法去鼓勵他們。除了愛護他們,更要從小教會他們學習做工作,才會賺錢;一旦做錯事,就得付出代價。因為這些就是他們長大之後,學會升遷,增加特殊表現的根本基礎。
從小學時,就可以用這個方法教育孩子。譬如他們為了想要玩電腦,把功課做得一塌糊塗。父母看到一定堅持要求他重做。一旦經過父母親自監督,重做之後,必定效果明顯增高。父母不妨拿出兩份不一樣的功課來比比。也不妨大力的讚美他用了心的成果是多進步。
其實兒女和父母,不管多大,都一樣,都需要鼓勵,讚美和肯定。如像兒女某樣功課突飛猛進,問問他感覺如何,鼓勵他們「自我肯定」的重要。我感覺在親子之中,最好的「良師兼益友」父母就是會兩個C的父母。第一個C是指合作(collaboration),學會和兒女共同合作型的說詞和年紀較大的孩子對談。如果他在學校不高興,又講不出來,不妨說說自己小時同齡的經驗,試著比較彼此的內心感受。或是他打球打得不順,請他找別的專家去試,父母和兒女可以共同分享經驗。不要再用自身去說教了,那是矮化他們了。
第二個重要的C是指選擇(choice),多給他們選擇,從小鼓勵孩子的圓融和創造。最好不用事先設限,硬碰硬的方法,學會瞭解人生如果多有選擇權的人,定會多想各種事情的多元性。鼓勵他們多方思考,更有創造空間。
但是這偏偏生長在東方的我們,擔任父母最為的弱的一環就是會這兩個C。我們習慣承襲擔任大肩,凡事在兒女面前都喜歡往自己身上攬,要放手給他們選擇和試做,他們能完成嗎?但是新世代成長的孩子,最要學會的就是找到自己的潛能和實踐。
我們這一代可以追求自我,打破威權,邁向獨立,偏偏就是最容易喜歡掌控兒女的父母。對兒女過度的保護,過度的安排,過度的寵愛和替他們解決問題,就是會產生沒有解決問題能力的大孩子,更沒有能力想到獨立,試想前面甲,乙和丙幾個案例不都是一面面的鏡子?
擔任「良師」的父母,慢慢成為只是「益友」的父母才能真正讓兒女成為是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父母意志的延伸。因為長大了的孩子,唯有在持續自律和良好工作習慣中才能擁有自己的事業。譬如案例中的J,從高中就開始半工半讀的訓練,大學畢業之後的屢歷,自然就會有很令他珍惜的專家職業。所以,培養他們的「我能做」比什麼都重要。學會嘗試和創新,完成自己工作任務。長大了,鼓勵他們學著初次離家,千萬不要剝奪任何從挫敗中學習的經驗。
鼓勵他們培養興趣,找到熱情,都給予支持。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與空間和尊重,如果苦惱害怕兒女不能再當自己朋友,不如好好地思考,自己學著改變,慢慢放手成為他們終生的益友,和永遠的精神支柱,才能成就了他們的獨立和成功吧。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社會切片》 過分寵愛兒女 時代通病
留言列表